海南沉香,为瑞香料沉香属的白木香树,受伤后分泌出汁液,凝结为油脂的部分,就是沉香。 白木香树,是海南岛的原生珍稀树种,1998年被列入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公约》(CITES),1999年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植物,2000年列入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受威胁植物红色名录》。 国外学者对沉香的现代研究始于上世纪20年代。海南学者对沉香的研究始于2005年,迄今为止已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。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的戴好富博士,组织研究的整树结香法已取得科研成果。实践证明,白木香树具有很好的结香潜力。 白木香树区别于其它树种的主要标志,是它能够结出2-(2-苯乙基)色酮类及倍半萜类化合物。 据戴好富博士研究结果表明,沉香的香味来源挥发油,具有明显的中枢镇静作用。沉香的香气成分之一,沉香螺旋醇,具有氯丙嗪样的安定作用,并可以延长睡眠。沉香呋喃具有轻度的中枢镇静与催眠活性。沉香白木香酸具有一定的催眠麻醉和镇痛作用。 沉香之所以神奇,在于它结香的原理。并不是所有的白木香树都能够结香。只有经过雷击、虫蛀、风摧等自然因素,或刀砍、锯断、钻洞等人为因素影响,白木香树才会在伤口处渗出汁液,凝结为树脂,白色木质慢慢转化成黄褐色或黑褐色的油脂,最终形成沉香。 关于沉香的结香成因,学术界主要有四种假说。其一,“病理学”说。研究认为,树干受损后接入一种或数种真菌诱导寄生,在真菌体内酶的作用下,使木薄壁细胞贮存的淀粉发生变化,多年积结油脂,形成沉香。其二,“创伤﹨病理”说。研究认为,创伤是主因,真菌感染起辅助作用,经由联合形式形成结香。其三,“非病理”说。研究认为,树干的伤害能够使其产生沉香类物质,主张对活细胞的伤害程度越大,结香的面积也越大。其四,“其他产香机理”说。研究认为,通过激发子诱导白木香悬浮细胞结香,调节植物次生代谢途径。 海南是岛屿性气候,自南往北横跨热带和亚热带交接处。按气象学家划分,北纬19度、年平均气温不低于24.5度的地区,属于湿润热带地区。北纬20度,年平均气温低于24.5度的地区,则属于亚热带。白木香树最适宜生长的环境,是处于北纬19度的热带地区。从地图上可以看出,北纬19度线横跨琼中、东方。黎母岭、五指山两大山脉也横亘在北纬19度线上。 从气候原因上说,北纬20度地区,年平均气温23.5,平均极端最低气温1至7度。年日照时数2000至2200小时。年降雨量及台风季节降雨量,西部1400毫米,中部1600毫米,东部2000毫米。台风路径及台风风害自东向西全部处于重风害区。 北纬19度地区,年平均气温西部24.5度,东部24度。平均极端最低气温,7度至9度。年日照指数2000至2600小时。年降雨量及台风季节降雨量,西部500至700毫米,中部600至2000毫米,东部700毫米。台风路径及风害,西部轻风害区,中部中风害区,东部重风害区。 从土壤构成上来说,北纬20度地区,东部主要是海积潮砂土,中部和西部主要是黄色砖红壤。石山、永兴、龙塘地区受火山喷发影响,主要是玄武岩砖红壤。北纬19度地区,西部沿海一带是海相沉积燥红土,中部偏西一带主要是花岗岩褐色砖红壤、山地赤红壤,东部是红色砖红壤。 从地势上讲,北纬20度地区,西部海拔50米,中部海拔100米,东部海拔50米。主要以冲积平原为主。北纬19度地区,中西部平均海拔50至800米,东部海拔50至300米。主要以山地、丘陵为主。沉香最适宜生长的环境是海拔100米至600米之间,喜阳,怕涝。山地蕴积钟阳之气,往往出产上等好香。 南宋进士范成大,在《桂海虞衡志·志香》卷中,开篇即讲“南方火红,其气炎上,皆味辛而嗅香。”清代张嶲,在《崖州志》中说:“峤南火地,太阳之精液所发。其草木多香。有力者皆降皆结,而香木得太阳烈气之全,枝、干、根、株,皆能自为一香。故语曰:“海南多阳,一木五香。海南以万安黎母东峒为胜。其地居琼岛正东,得朝阳之气又早。” 据中国天文台测算,中国版图上每天早晨迎来第一缕阳光照拂的地方,在黄金海岸海棠湾。这里濒临三亚,《崖州志》中所说“海南以万安黎母山东峒香为胜”,就离海棠湾不远。 唐朝在陵水设万安州,万宁即万安,万安州辖陵水、万宁、琼中、五指山一带。北宋时期,又在万宁设万安军。“黎母山东峒”,指的就是黎母山脉五指山以东。 古人说,淮南为橘,淮北为枳。说的就是环境、地理,可以改变植物的品质。诸如椰子树,在琼北照样能长出硕大的椰果,而移植到琼州海峡对面的海安,椰果只能长到苹果一样大。沉香也是这样,海南岛中西部和东北部即泾渭分明,何况两广或是越南了。 海南香香气清雅纯正,鲜活灵动;甘甜透澈,远引笃厚。于凉甜中浸润着丝丝花香,在淑雅中游离着袅袅清氛。 |